東豐快二爭議不斷 市府廣納地方民意召開環評公開說明會

【記者林孟益報導】

東豐快速道路環評案過去因有瑕疵遭法院撤銷,新市府上任後依法於今年重啟環評。過去工程難以推動主因為路線影響戶數甚多,今年初調整後影響約20戶,市長盧秀燕再指示廣納民意、修正路線後,目前主線應拆遷戶僅剩2戶,為公開調整後的路廊並完備行政程序,建設局於今、明兩天召開東豐快速道路第二階段環評公開說明會廣納地方意見。

今日石岡區地方說明會由建設局長陳大田主持,環保局、交通局、地政局、農業局、都發局及水利局均派員出席,現場石岡、新社、東勢居民發言踴躍。

有民眾提出道路可以跟大甲溪河堤共構,陳局長說明,為使用河川地(大甲溪南岸),建設局已併同水利機關研商運用河川地規劃路線,現在所提出的路線於石岡萬興里及梅子里,已經往大甲溪南岸河川地調整,降低房屋拆遷及農地徵收。

建設局表示,東豐快速道路選線原則秉持「影響面積最小、影響用戶最小、影響地質敏感區最小及拆遷與徴收最小」等4大原則,打造東勢及石岡另一條「生命救援線」。可說是環評最好的隧道方案,也精選隧道開挖工法,以全周式防水膜包覆設計,可有效保護水資源,減少地下水流失,並遵循環評承諾,不採鑽炸方式執行,希望提升施工安全、降低環境影響。

建設局指出,東豐快速道路規劃以來爭議不斷,不論路線方案擇定或環境衝擊與否,皆難獲居民共識。市府現採行隧道方案,減少徵收私地,並與相關水利機關研議運用河川公地規劃路廊;大甲溪南岸則利用區位線與治理線間的帶狀空間,選擇最安全的路線廊道;而部分私地取得將以高架方式執行,主線應拆遷已歇盡全力調整剩下2戶,全線將以高安全規範設計,並以路廊行經方向與斷層帶垂直為原則,選用最少與斷層帶交會點的路廊。

建設局強調,針對地方居民現場提出的多項建言,市府將逐一進行檢討研議,秉持「地方共識、公開透明、尊重專業及損失最小」目標辦理,朝向民意溝通、化解紛爭方向執行,進而得到市民的支持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