竹市回收量五年成長50% 再投入2400萬打造現代回收場

【記者鄭榕嫻報導】

推廣循環經濟有成,竹市府再出招!自2016年設置資源回收站點「風收站」、2019年啟用高科技「無人回收站」後,新竹市政府推廣資源回收有成,去(2019)年回收量突破10萬公噸,回收量五年成長逾50%,由於回收量持續增加,竹市環保局如今再投入2400萬,整建位於浸水北街的資源回收場,將打造耐久且分區分類的現代回收場,回收能量提升,並有效提高資源利用率,將成為循環經濟新據點。

林智堅市長表示,上任來推動用創意與新科技,打造多元回收管道,特別利用科技提升回收便利性、並設計回饋民眾機制,鼓勵市民共同回收為環保盡一份心力。2016年開辦乾淨明亮的資源回收站點「風收站」,廣受社區里民歡迎,至今已擴增到37座站點;去年7月更啟用11台24小時自動辨識的「無人回收站」,自助、快速又高科技的方式,搭配集點好康等活動,大幅提升全市資源回收量。竹市五年來總回收量成長超過3萬5千噸,去年回收量更超過10萬公噸,效果顯著。

林智堅市長表示,市府推動環保腳步不停歇,去年12月開始,整建位於浸水北街簡陋的資源回收場,設計原則兼顧使用性、安全性、耐久性,並採分區、分類貯存各資源物,以有效提升資源再利用效率,預計今年下半年完工。

環保局表示,竹市現有資源回收場空間已無法應付快速的人口增長,加上環保署逐年增加資源回收物品項,讓資源回收場需要更細的分類和貯存空間,因此市府投入2400萬,整建位於浸水北街垃圾掩埋場內的資源回收場。此處面積約1700平方公尺,將增設2座鋼棚雨遮、完整的22項資源物貯存分類空間,提供環保局同仁更安全、整潔的工作環境。

環保局表示,這幾年推動多元的回收管道,包括2016年設置資源回收站點「風收站」,四年共計超過4萬人次參與,資源物總回收量高達1,312公噸。此外,2019年7月更啟用24小時不打烊、集點換好康、回收速度超快的「無人回收站」,共設置7站11台回收機,至2019年12月止,計有5,159人次熱烈響應,回收瓶罐超過77萬支,所回收的寶特瓶、鐵罐、鋁罐、廢玻璃瓶4大資源物,重量更高達71公噸,充分展現竹市善用高科技,輔助循環經濟的亮點與成果。

環保局長江盛任表示,竹市去年資源回收量超過10萬公噸、每位市民每日平均資源回收量0.62公斤,資源回收率56.45%,相較於2013年資源回收量約6萬5千公噸、每人每日平均資源回收量0.42公斤,回收率42.26%,明顯大幅成長。此外,更提供回收個體戶回收滿一百公斤即加贈價值百元的民生物品,以關懷並回饋弱勢。

環保局鼓勵民眾持續愛護地球,一起做好垃圾分類、資源回收,讓資源循環利用,為環境永續與後代子孫盡心力,並表示,現行資源回收分類包括廢鐵容器、廢鋁容器、廢玻璃容器(綠色、透明、褐色)、廢鋁箔包及廢紙容器、廢紙餐具、廢塑膠容器、農藥廢容器、廢乾電池、廢照明光源(LED照明光源、直管日光燈、非直管廢照明光源)、廢輪胎、廢鉛蓄電池、電子電器、廢紙類、手機及充電器、光碟片、雜項塑膠、其他金屬,籲請民眾多加配合分類,提升回收效能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