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名八歲美國男孩隨父母來台暫居,因跌傷腳就醫,連看兩間醫院診斷皆無礙,但男孩與家人仍焦慮不安,三度求診找上光田綜合醫院,原來男孩過去就診因語言不通、醫生問診時間又短暫,讓他對台灣醫療無信心,認為腳傷沒好到處投醫,經光田國際醫療服務專員一對一聆聽溝通並安排檢查看診後,男孩才放心,結束四處找醫生的日子。
光田國際醫療服務中心成立至今八年,近來統計發現來院就診外籍病患約五成與這名美國男孩一樣,在他院就診後卻再轉診來光田之病例,分析原因是台灣國際醫療服務缺乏「文化同理心」所致,日前首次舉辦「建構友善國際醫療環境之感動服務」研討會分享光田國際醫療服務經驗。
光田醫院策略長王詩婷指出,「文化同理心」即站在外籍病友角度思考他們需要的服務是什麼?但知易行難,語言、飲食、就醫習慣等細節都得考量,如台灣現況醫師問診時間短,與美國不同,為了消弭兩國看診習慣差異,光田醫院不論面對自費或健保的外籍病友,皆有國際醫療服務人員在診前先溝通,充分了解病人需求,即使看診時間不變,一樣能獲得病友信任,服務「因國制宜」才不會讓整體醫療品質打折扣。
王詩婷強調,外籍病友專人服務是發揮同理心考量他們在身體不適、不熟悉的環境和語言不通等情況之下,形同「多重障礙者就醫」,對疾病更感到恐慌、焦慮,此時有人協助翻譯、陪診、了解其需求,消彌語言、文化造成的就醫不安。
另外,光田醫院也施行全自動英語表單系統多年,當外籍病友掛號,電腦偵測知曉其外籍身分後,該病友從掛號、抽血、X光檢驗單據及收據等等,全自動轉換成英文表單。
王詩婷指出,試想台灣人到外國看醫生,若有會說華語的專人協助看診,所有表單也都是中文,著實讓人感到貼心又安心;光田從服務經驗中學習、改善及落實,盼將多年服務經驗透過研討會分享,提升國內國際醫療服務環境。
圖說:醫師向美籍孩童說明醫療情形。(記者楊川欽翻拍)